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 王燕平
工业控制系统有“工业大脑”之称。今天,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领军企业,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在科创板上市的日子。今天一早,中控技术以110元开盘,涨幅208%。
上市前夕,在中控科技园办公大楼里,中控技术创始人褚健接受了钱江晚报记者专访,并向记者透露了其最新创新成果。
一开始就做了件很难的事
感慨创新创业时的艰难
57岁的褚健,头发花白,敏健而儒雅。
回顾中控技术20多年的历史,褚健最感慨的是当初创新创业时的艰难。“我们一开始就做了一件非常难的事,就是做‘工业大脑’。当时很多国内的企业用户不愿意用我们自己国产的‘大脑’,宁可用国外的,因为对我们还不信任。”褚健说,“因此对我们来说挑战很大,不仅东西要好,可靠性要高,甚至要比国外的更好、性价比更高。不可能滥竽充数。”
中控技术研发的“工业大脑”,主要面向流程工业为主的工业企业,如石油、化工、电力、冶金、建材、制药等行业企业,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,如果这些行业的“工业大脑”被国外企业所垄断,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,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可想而知,尤其是在当前大国博弈加剧、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如今,中控技术的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(DCS),在可靠性、稳定性、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2019年度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27%,连续九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,在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40.7%。此外,中控技术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(SIS)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4.5%,排名第二;核心工业软件产品先进过程控制软件(APC)国内市场占有率26%,排名第一。
“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挑战,当然也有机遇。我们能走到今天可以说很幸运,特别是国内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,我们始终充满了感恩。”褚健动情地说,“加上我们自己也很努力,在认准的方向上一直坚持了下来。”
中国人有能力搞原创技术
重要的是坚持
梅花香自苦寒来。褚健说,中控技术的成功也证明了,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做成高科技产业,能够做好从“0”到“1”的事,也就是搞原创技术。
“以前我们觉得自己搞原创技术不可能。那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模仿,别人有什么,我们模仿就行,虽然技术是我们自己的。我们开始起步的时候,首先要做的是紧跟、追赶,不断把差距缩小,当时还没想到要去超越。”褚健说。
在追赶的过程中,当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,褚健和他的团队开始思考:我们如何去超越,甚至领先。“大概十年前,我们开始加倍努力。虽然那时候,我们觉得自己的力量还很小,但是有了几项成功的技术之后,我们觉得:我们完全有可能超越国际同行,在某些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。”
市场是最好的检验。褚健介绍说,中控技术不仅在DCS领域研发了许多原创技术,还在安全控制系统(SIS)、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、过程控制软件等工业软件领域引领行业之先。
“我们中控通过十年、二十年的努力,已经树立起了信心。我们国内高科技企业也要坚定这方面的信心,这点非常重要。当然,前提是我们要学会坚持,不能今天做这个,明天做那个。这个坚持甚至可能是几十年。”褚健表示。
随着中控技术企业实力的不断提高,用户对中控技术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,公司上下也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和更强的动力。“我们的能力仍有不足,我们的技术要持续进步。”褚健说。这也是中控技术上市后,将绝大部分募集资金投入到研发中的主要原因。
“从硬件到软件,从工业3.0到工业4.0,所有这些方面的技术、产品、解决方案,我们会逐渐丰富起来,更好地赋能流程工业的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。”褚健表示。
在宁波成立工业互联网研究院
用开放的操作系统赋能制造企业
作为中控技术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,褚健现在的身份是公司的战略顾问。
“我现在的工作职责是根据董事会和管理团队的要求,协助制订战略。” 褚健说,“公司团队整体比较优秀,运行规范,管理科学,许多工作做得比我好,我也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,给公司提供些咨询或建议。”
近年来,中控技术也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,如公司执行总裁崔山是国际化专业人才,曾任霍尼韦尔高级过程控制工程师、横河电机(中国)有限公司副总裁、执行副总裁。“我们会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让中控技术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。”褚健说。
褚健还在宁波领衔成立了工业互联网研究院。谈起成立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初衷,褚健说,“20多年的实践和思考,验证了中控技术把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这条路是走得通的,也是能够走得稳健而久远的,所以我想扩大这条通道,把它做得更好。”
宁波是一座工业城市,制造业非常强,但高科技领域相对薄弱,所以宁波市委、市政府邀请他去办一个研究院。但这个研究院不仅仅是要搞科研,停留于单纯的科研对产业和经济的支持支撑是有限的。
“国内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很多,缺的是高水平的成果转化。”褚健认为。因此,他想在宁波通过引进人才、引进项目,孵化一批真正的成果并产业化。这些成果立足于服务宁波的制造业,并更大范围地服务全国制造业。
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成立仅仅两年多时间,目前已经孵化了8家公司。其中的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开发,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,使国内几十万家规上制造企业甚至几百万家制造企业,能够借助工业4.0技术,快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,企业得以壮大、发展。
褚健形象地比喻道,现在的手机叫智能机,以前叫功能机。“其实,如果没有安卓商店和苹果商店里大量的APP,手机和以前还是一样,只不过从2G到5G,上网的速度快了。之所以有苹果商店、安卓商店,是因为有开放的操作系统,吸引了全世界聪明的人开发了大量APP供人们使用,这样手机才变成了智能机。”
制造业也一样,褚健说,如果把一个工厂当作一台手机,有一个操作系统或者一个软件、一个平台可以管理工厂的所有设备,把工厂内部所有的东西都连接在一起,就可以通过开放系统,让各个专业的人才围绕安全生产、节能降耗、提高产品质量、降本增效等开发各种应用,也就是工业软件或者工业APP。
据褚健介绍,蓝卓公司的技术产品正在不断地研发和迭代,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在应用。下个月,蓝卓公司将推出第三版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,大家可以拭目以待。
免责声明: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https://xw.qq.com/cmsid/20201125A0049Z00
https://www.sohu.com/a/434323683_825950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84207743248935444&wfr=spider&for=pc